科创债发行规模显著增长 未来重点关注“三个平衡”
本报记者刘琪孟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北交所首单中长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成功发行。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科技创新债券(含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和科创票据,以下统称“科创债”)的发行活跃度和规模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23日,共有1576只科创债正式发行,发行规模合计达1.73万亿元,发行数量及总规模相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2%和57%,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科创债市场活跃度的提升,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支持。今年5月7日,中国人民、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创债有关事宜的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出若干举措。同日,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5月7日以来,截至10月23日,债券市场已累计发行科创债1139只、规模达1.32万亿元,在年内已发行全部科创债只数和规模中所占比重分别为72%和76%。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政策对市场的显著提振作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为科创债市场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大公国际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刘祥东对《日报》记者表示,科创债市场活跃度提升反映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科技创新企业亟需中长期资金支持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科创债精准匹配其融资周期。此外,在相关配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科创债发行成本优势进一步显现,发行利率更具吸引力,也推动了科创债发行活跃度提升。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更深层次看,科创债市场活跃度的提升反映了我国正从“资金供给”向“资本赋能”转型,通过债券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耐心资本”。
在发行规模扩容的同时,今年以来科创债的发行还呈现出品种多元,期限以中长期为主等特点。刘祥东表示,发行品种方面,在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以来发行科创债中,金融债和公司债成为两大主力;同时,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占比也均超过15%,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券种结构。发行期限方面,1-3(含)年期占据主导地位,表明市场更加注重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中长期的资金支持,以满足其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需要。
展望未来,刘祥东认为,未来科创债的发行仍将扩容加速,以北交所为代表的债券发行规则优化将吸引更多中小科创企业参与,为科创债发行贡献新的增量。同时,更加注重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参与,在相关增信措施的不断完善下,短期科创债发行规模占比或将进一步下降。此外,在相关配套政策的引导下,金融资源将逐步向民营科技型企业、中西部地区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相关区域及领域主体科创债发行参与度有望逐步提升。
田利辉表示,在科创债未来的发展中需重点关注“三个平衡”:资金使用效率与风险平衡,确保资金真正投向科技创新;短期融资需求与长期研发投入平衡,避免“短债长用”;市场热度与理性投资平衡,防止科创债成为投机工具。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