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超5亿元二期天使基金募集,祥峰完善早期科技投资生态布局
祥峰投资正从早期VC投资延伸走向天使阶段,以完善早期科技投资生态布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月20日,祥峰投资正式宣布祥峰二期天使基金完成募集,规模超5亿元人民币。本期基金的募集,除了一期天使基金老LP的大规模复投,也得到了产业投资人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来,二期天使基金将重点关注天使轮和Pre-A轮的早期项目,投资聚焦于硬科技和医疗科技领域,具体投资赛道包括芯片半导体、机器人和智能化解决方案、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
“相比2020年一期天使基金募资时,现在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尤其是LP主体变化较大,人民币基金已经成为绝对的主流。对祥峰来说,一期天使基金的经验和业绩,让我们在二期天使基金募集时得到更多的认可。我们花了差不多一年时间完成募资,整体还是比较顺利的。”近日,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夏志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复盘说。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祥峰投资刚刚成立规模近36亿元人民币的祥峰二期科技VC基金的募资。随着天使、VC两个阶段的基金的战略互补、承前启后,祥峰投资的早期科技投资生态将变得更加完善。
“祥峰投资看好中国硬科技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希望凭借对行业的深度理解和专业的判断能力,持续挖掘前沿、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高投资回报潜力的科技项目。”夏志进说。
天使投资与VC投资形成战略互补
祥峰投资1988年成立于新加坡,是淡马锡旗下投资机构之一。2008年,祥峰中国团队开始在华开展早期创业投资业务。截至目前,机构旗下有五期美元基金、两期人民币基金,以及两期天使基金,管理规模合计约200亿人民币。
在投资布局方面,祥峰重点关注创新科技和医疗科技,已投资超过160家创业公司,其中明星企业包括宇树科技、地平线、SESAI麻省固能、慧智微电子、摩拜单车、极智嘉、精锋医疗等。
在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共识环境中,祥峰向更早期阶段做投资布局其实早有信号。2020年,祥峰天使一期基金在深圳落地,规模为4亿元人民币。“我们在行业里待得足够久,有足够的资源和专业判断能力,去挖掘更早期阶段的投资机会,这是当时做一期天使基金的主要想法。”夏志进说。
在过去五年的实践中,祥峰通过高校与科研院所接触、被投企业推荐、产业链挖掘等多种方式,成为诸多早期项目的第一轮投资人。目前,一期天使基金已完成投资期,投出朗力半导体、冠华、松灵、万勋等20多家创新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几年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大环境下,多个被投项目实现超预期的发展。比如,祥峰在2021年投资的松灵,凭借其智能割草机器人占领欧美市场,为公司带来不错的盈利情况。祥峰参与首轮投资的朗力半导体经过四年多研发投入,产品得到客户验证,即将进入批量出货的阶段,公司估值也得到大幅提升。
“近三分之二的一期天使基金投资项目,已经完成了下一轮融资。并且在2023年,这只基金完成了首个项目的退出。基于这样的亮眼业绩,我们在天使二期基金中将延续天使一期基金的打法和策略。”夏志进说。
以往,祥峰在早期投资布局方面,更多是在VC阶段出手。通过向A轮以前的天使阶段延伸,能够让祥峰在更早期的阶段抓住行业机会,以相对较低的估值投到好项目。后续,祥峰的VC基金也可以对其中发展不错的项目持续追加投资。让天使与VC两个阶段的基金间,形成优势互补、承前启后的配合。
在早期投资领域,“投资就是投人”已经成为共识。尤其是进入天使阶段,对人的判断会变得更加重要。谈及青睐的创始人画像,夏志进表示,其实很难拿一个尺子去评价所有的创始人。很多非常成功的创业者,其实性格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有些创始人擅长做技术、研发能力很强,有些创始人擅长交际、用户洞察能力很强等。
“我们会花很多精力跟创始人团队进行交流,创始人身上一些看上去很矛盾的特性,是我们比较希望去看到的。比如我们希望看到创始人既对所做事情有热情、动力和决心,同时又能够对具体问题有冷静的分析;既有长远目标规划又有短期实现路径;既有感染力号召力,又有脚踏实地的执行力。”夏志进说。
提早入局硬科技投资,人民币业务渐入佳境
回顾过去近二十年的早期投资经历,夏志进感慨,目前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的此消彼长。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中活跃的早期基金里还是以美元基金占大多数。美元基金愿意去追一些很新的东西,冒一定的风险去博得一个更大的回报。人民币基金打法更加稳健,偏向于寻找结构化的赚钱机会。
但在最近五六年,人民币基金已经成为早期投资市场的主流。同时,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在早期投资方面,思路、打法、投向是趋同的。
“我们甚至很难通过投资风格来区分,它到底是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人民币基金在投早投小方面,打法越来越成熟,愿意在冒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在创新领域追求高潜力的项目。在最新的‘创投十七条’等政策文件中,也对早期投资体现出更高的宽容度。”夏志进说。
就祥峰投资来说,从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以美元基金起步开启早期科技投资,到最近几年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人民币基金,祥峰投资正发展成为愈加本土化的双币基金。
“我们长期看好中国科技发展,希望在中国市场持续做下去,所以我们必须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发展人民币基金业务。”夏志进说。
谈及跟人民币LP打交道的经验,夏志进表示,目前政府投资基金在人民币LP中占到大头,在跟政府出资人合作时,最好要找到有很多年经验的政府出资人,他们有着对行业的深刻理解,让双方合作会更加便利。
能获得诸多人民币LP的支持,主要原因还在于,祥峰对硬科技投资体现出较好的连续性,这让其在行业洗牌的浪潮中持续显现出竞争力。
据了解,在2010年左右,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为早期投资主流赛道时,祥峰就已经着手投资硬科技项目。比如从2013年开始投芯片、2015年开始投资机器人。今年春节期间,宇树科技迎来破圈式的爆火,祥峰也早在2020年宇树科技Pre-A+轮融资时就已经出手投资。
“所以,我们并不是因为这些行业成为风口才去转型投资,而是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布局。科技投资跟互联网投资不一样,需要有更长期的视野去布局,在项目还默默无闻时就投进去。”夏志进说。
2025年,随着AI的性能和成本达到临界点,AI应用的全面落地被普遍看好,市场关注的热点。祥峰也已经在AI应用领域,进行了多起项目的出手投资。在夏志进看来,AI技术应用将从三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这也是投资机会所在。
一是,新的AI产品可能完全取代搜索引擎等传统产品;二是AI技术可能跟传统产品相结合,使得传统产品效率更高、用户体验更好。比如携程这样的OTA产品中,可以拥抱AI给用户做旅游规划,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三是完全AI原生的产品,满足人们的新需求。比如一些情感陪伴类的AI产品,让用户获得很好的体验。
“大公司发展AI技术,在资金、资源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不代表说创业公司就没有机会。在大公司还没反应过来的隐秘角落,有大量创业公司的赚钱机会。比如有些创业公司做AI工具,已经能够实现几千万、上亿收入,未来也有可能发展成为千亿级的公司。”他说。